1. 当前位置:
  2. 首页
  3. >
  4. 研究院要闻
  5. > 正文

“人工智能科普进校园,共筑青少年科技强国梦”系列科普活动首场:“青少年创意编程”活动举行


12月6日,“人工智能科普进校园,共筑青少年科技强国梦”系列科普活动首场——“青少年创意编程”活动,在东莞市大朗第一中学举行。本次活动由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,东莞市华体会tiyu 主办,东莞市大朗第一中学承办,东莞市科普专项资助项目支持。活动现场1000多名学生与专家学者面对面,共同学习人工智能的应用与发展。

东莞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胡天明教授、魏小锐老师、洪小宇老师受邀出席。

在科普讲座环节,魏小锐老师从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入手,涵盖简单的自动化任务到复杂的决策支持系统,解释了它如何模拟人类智能行为。接着,魏老师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基本知识与原理,包括机器学习、深度学习、自然语言处理等关键技术,让同学们对这一领域有了更加系统深入的认识。

随后,魏小锐老师带领同学们穿越时空,回顾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。从最初的逻辑编程到如今的智能算法,每一个阶段的进步都标志着人类智慧的飞跃。通过生动的案例,展示了人工智能如何从理论走向实践,逐步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
在讲述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时,魏小锐老师特别强调了其广泛性和深远性。无论是医疗健康、金融服务,还是制造业和交通运输,人工智能都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通过智能诊断系统、自动化生产线、无人驾驶汽车等一系列应用案例,展示了人工智能如何通过自动化和智能提高效率、质量和竞争力。

最后,魏小锐老师提出人工智能潜在的影响和挑战,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与讨论。

胡天明教授向同学们展示了精彩的人工智能编程案例。这些演示不仅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,更激发了他们对人工智能算法的深入思考。胡教授提醒我们,尽管人工智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,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它可能引发的问题,例如隐私泄露、信息安全等。胡天明教授强调,同学们应该认真学习学科知识,为未来深入学习人工智能做好充分准备。

胡教授提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学习人工智能的准备:打好基础,鼓励学生打好基础学科知识,因为这些是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算法的关键;学习编程,建议学生学习一种编程语言,因为这些是实现人工智能算法的常用工具;实践操作,提倡学生通过科创项目、在线课程或个人项目来获得实践经验,以加深对AI技术的理解;跨学科学习,鼓励学生拓宽知识面,学习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跨学科知识。

洪小宇老师为同学们深入讲解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创意编程课程。通过精心设计的实践案例,生动地展示了如何利用图形化编程工具,将人工智能技术巧妙地融入到实际的开发项目中。通过拖拽模块,轻松构建程序逻辑,让复杂的代码变得简单易懂。通过学习将AI技术融入项目,打造智能应用,让创意更上一层楼。这一过程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创新思维,也让他们对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理解。

在本次的科普活动过程中,同学们纷纷表示,这次活动让同学们对人工智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希望能够把这次讲座的内容融入到日常生活学习中,更好的选择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。


(图文:魏小锐 一审:陈璇 二审:黎煜新 三审:夏能礼)




下一条:我院与广东恒翼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紧密战略合作

Baidu
map